“今天是重阳节,上午我带了点点心去看海亮敬老院的老人,看到他们健康,我心里很踏实。其实老人就像孩子,要多哄多关心,将来我们都有老的一天,尽力照顾好他们也是对员工和下一代的教育。‘以善为德’,对企业来说,回报社会是一种感恩,更是一个企业家应尽的责任。”10月23日,党的十八大代表、海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冯亚丽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这么一段话。
在海亮集团盘管事业部一个生产车间见到冯亚丽,她正在和工人谈心,有说有笑,外人不会料到这就是中国500强企业的董事长。
“我始终坚信一句话:先做人,再做事。仁义礼智信,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,先做到这些,再来考虑公司的发展问题。”冯亚丽是这么说的,她的企业也是这么做的。
2001年,“海亮”与员工签下全省第一份工资集体协商协议,每年加薪10%以上;2002年,“海亮”在浙江民营企业中,第一个订立并实施失信赔偿制度,公开向社会承诺“失信赔偿”;2004年,“海亮”又建起800多套公寓房,为员工提供免费住宿,同时配套了图书馆、健身房、游泳池、网球场,供娱乐休闲;2004年,“海亮”与中南大学联合开办本科班、研究生班,供员工进一步学习深造。
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,冯亚丽所经营的“海亮”从一间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以铜加工、金属贸易、节能环保等为主体的国际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。今年上半年,面对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,“海亮”实现营业收入355.43亿元,实现了稳健发展。
在“海亮”正大门,一块书有“浙江海亮慈善基金会”的牌子格外显眼。“这是专门针对企业外部的困难群众而设的。”冯亚丽说,企业在积累财富的同时,应当学会感恩,回馈社会。为此,公司专门设立一个办公室,处理各种扶贫帮困的事项。
15年来,“海亮”共资助特困、特优学生共530余人,资助金额达500余万元。今年,“海亮”还在全省寻找1000名身处贫困但志存高远、品学兼优的高中段学子到诸暨私立高级中学免费就读。
截至目前,“海亮”在扶贫帮困、扶残助残、赈灾救援等方面共投入2.01亿元。
作为我省两新组织唯一的十八大党代表,冯亚丽最关注的是民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,如何增强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参与度、话语权,使企业发展之路走得正、走得健、走得长。
为了听取各方企业如何改进管理、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意见建议,冯亚丽在海亮集团总部二楼专门开设了党代表工作室。
“我建议对新进员工军训,老员工多些野外拓展训练,这样团队更有凝聚力……”1998年退伍的女员工章秀群说。
“对,凝聚员工之心,激发最大创造力,这也正是我们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所在。”在冯亚丽的众多职务中,她很看重“党委书记”一职。一线党员职工的话,使冯亚丽找到认同般开心,她认真把意见一一记录在本子上。
一个个职工相继走进党代表工作室。“他们的意见很中肯,让我心里暖暖的,这是我期望看到的结果,因为大家真的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了。”在冯亚丽看来,一个企业没有了党组织就没有了主心骨,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难以得到有效加强。
早在1997年5月,海亮集团就组建了企业党委,是最早建立党委的非公企业之一。
就在那年,姚永江进“海亮”工作。在“海亮”党建五个“双双工程”推动下,他从一线操作工走上线长助理这个管理岗位,而且完成了高中到大专的升级。今年,身为党员的姚永江已为企业提供了3个金点子,仅一个轧机轧头压下套从整体机改为分体机这一技改,就为企业节约成本50多万元。而海亮集团党员骨干组成的科技攻关队,共提交了国家专利申请98项,其中获得专利62项。
在“海亮”LOGO中,有一抹鲜亮的红色,被称为“党建红”。冯亚丽特别鼓励举办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。去年,海亮举办唱歌比赛,铜管部主管担心唱歌比赛会影响生产,结果当月铜管部产量最高、成品率最高、报废率最低、成本最低。
冯亚丽说,这就是非公企业党建看得见的力量。
(来源:今日浙江)